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绵阳创新方式开展史志宣传工作

发布日期:2024-03-27 11:23来源: 市委党史研究室作者:党研室管理员阅读次数:字体:[  ]

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充分发挥“存史、育人、资政”职能,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进史志宣传工作,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史志力量。

创新史志宣传传播手段。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功能,持续营造宣传绵阳地方历史的社会氛围。运用“绵阳党史地方志网站”“史志绵阳”微信公众号、科技城先锋“绵阳党史”栏目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绵阳地方历史,年均刊载各类文章信息近千条(篇)、各类文章200余篇、播放地方历史宣传教育纪录片10余部。同时通过绵阳电视台、绵阳日报社等其他媒体宣教功效,积极宣传绵阳地方历史,讲好绵阳历史故事。各县(市、区)通过本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本地地方志工作。涪城区“红色微宣讲+红色观影”相关视频在涪城手机台、科技城先锋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推广地方历史文化;安州区利用“史志安州”微信公众号、今日安州App发布安州史志故事,推送史志宣教电子书;梓潼县利用《梓潼论坛》、梓潼发布APP、“史志梓潼”微信公众号推动地方历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北川县在“大爱北川”微信平台推出“北川红色印记”系列专栏。

拓展史志宣传受众群体。绵阳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拥有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和“人类活化石”白马藏族,羌历新年、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民俗文化活动长盛不衰。绵阳坚持“三个服务”,从丰富的方志资料、多彩的地情资源中,深入挖掘历史典故、人文故事、民俗风情等历史史料,不断拓展史志宣传受众群体。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编纂出版《绵阳建置》《绵阳名产》《绵阳故事》等系列绵阳地情丛书,与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绵阳市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暨绵阳市青少儿“我爱我家乡”演讲比赛,建设史志阅览室28个、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2个。各县(市、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宣传地方历史文化。梓潼县重点编研地情丛书《七曲神韵》;北川羌族自治县编纂《北川记忆》,再现了北川各族儿女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辉煌发展历程;平武县开展“寻访张秀熟”革命事迹活动,全面收集整理平武籍革命先辈张秀熟生前事迹资料,编印成视频、音频和图文资料进行推广学习宣传;江油市协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探索·发现》栏目组做好《探秘江油老君山》的拍摄工作;三台县配合做好《地理·中国》栏目组《巴蜀江城三台篇》拍摄工作,配合四川省广播电视台做好《地名天府 文化寻根》知识竞赛和主题晚会筹备直播,在县图书馆设立方志阅读专柜,共建“三台县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游仙区管好用好史志阅览室,筹划读者沙龙,“共读一本书”等系列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站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流动图书馆等,建立史志专栏10余个。

实现史志宣传资源共享。坚持开门开放,构建“大史志”宣传工作格局。先后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委党校、绵阳市档案馆、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外国语学校、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等单位建立了良好互动关系,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扩大合作领域,深入构建“大史志”宣传工作格局。重点推进市地方志信息化项目建设,完成695部各类史志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入库,“一库两平台”项目建设基本完成。2023年组织向四川大学等高校、市直各机关等赠送各类图书8500余册,全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查阅资料120余人次。与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旅局完成《绵阳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绵阳市空间区域规划方案》《绵阳市地名总体规划(2023-2035)》《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工作方案》《绵阳市市级烈士纪念设施申报考评细则》《绵阳市县级以上烈士纪念保护设施相关情况》、绵阳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审核工作,参加“绵阳名人馆”项目筹备、建设方案研讨、审定入馆人物简介工作和西山公园更名论证、重建旧子云亭拟名建议等工作。


(宣传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