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绵州记忆

走进游仙区盐泉镇宋代状元苏易简故里

发布日期:2022-04-27 09:49来源: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作者:王天柱 文/图阅读次数:字体:[  ]

苏易简纪念馆

学生在苏易简纪念馆参观

古盐泉县旧址

上方寺

奔着“状元故里”的名头,笔者近日到游仙区盐泉镇走访。访古探遗,收获颇多。

盐泉镇正利用苏易简这张历史文化名片,挖掘本土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家园,让状元文化闪耀夺目光彩。

□王天柱 文/图

盐泉状元故里史籍证据确凿

2019年底游仙区乡镇区划调整,玉河、梓绵、白蝉三镇合并成了盐泉镇。新镇谓之盐泉,是名至实归。盐泉这个名字古已有之,唐初,当地玉河镇上方寺村一带发现盐卤,境内盐井众多,唐代武德年间便设立了盐泉县,其意出自晋代左思《蜀都赋》“家有盐泉之井”。县城治地在今玉河镇上方寺村,后因历史变迁盐泉县消失了。这次调整,让湮灭700多年的古县名又重见天日。

阳春三月,踏上了盐泉这片土地。眼前清澈的玉河水静静地流淌,述说着一段古老的传奇。故事便从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开始。苏易简,北宋时期盐泉县脱颖而出的状元。这是科举时代现辖绵阳地区走出的唯一状元,也是宋代四川的第一个状元。对此认定却议论纷纭,有人查百度:“苏易简(958—997年),字太简,梓州铜山县(今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人”,有人搬出《宋史》:“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梓州治地在今三台县,铜山县治地在今中江县,于是中江和三台均称苏易简为该地之人。是耶?非耶?原绵阳市方志办主任、史志专家王志强经过考证认为:苏易简盐泉人氏不容置疑!

王志强认为,名人故里的最终归属,必须以准确、科学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他信誓旦旦地宣称盐泉是苏易简故里,有其艰辛、严谨、详细的考证。

王志强曾深入研究苏易简的家世,梳理了苏氏族谱后指出,元丞相蒙古人脱脱于元至正(1343年)主持修纂的《宋史》,虽记载苏易简曾祖父苏振曾在铜山为令并卒于此,便认为苏易简为铜山人,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因为古代地方官实行回避制,其中,原籍回避是一条重要原则,其曾祖若是铜山人,就不可能在原籍铜山为令。王志强援引清绵州知州屠用谦主持编修的乾隆《直隶绵州志》对苏易简出生地的考证:“宋苏易简,字太简,盐泉人,唐宰相颋之后也。曾祖父苏振,尝为铜山令,卒于官,祖寓授剑州司马。辞官至左绵,喜其地物爽润,遂迎父丧葬盐泉青溪,因家焉。”屠知州曾将此稿交向在中江县任过县令、并主修《中江县志》的王一正征求意见,王亦认同屠知州论证《宋史》中苏易简籍贯的错误,指出苏易简是中江人“究无可稽”,兹査《永乐大典》,得宋《潼川志》并《郡县志》皆日:“易简,绵之盐泉人。”至今中江并无任何有关苏易简的遗迹。在盐泉还搜得苏易简父苏协为父亲苏寓题写的《司马墓碑》,墓志铭亦称“上世宦于蜀,乐左绵山水奇秀,挈宗族居焉”。苏易简孙苏舜钦所作《家传》也谈及苏寓在剑州作司马,上书后蜀孟氏朝廷,指其弊政而遭打击辞官,最终定居在绵盐泉。屠知州阅过《家传》更言之凿凿:苏易简生于绵州盐泉县可见《永乐大典》和苏氏《家传》,不应存任何疑议。

又据同治《直隶绵州志》记载:“上方寺,治东一百里,古刹也……相传为苏状元易简读书处”,王志强曾多次赴盐泉考察,并在荒草乱石丛中踢出宋碑《绵州盐泉县敕赐法水院兴建金刚神记》,证明宋时盐泉属绵州,县城在今上方寺村,仅一小河相隔的今三台柳池、长乐等地均属盐泉。上方寺前身为法水院,苏易简在法水院读书居盐泉县城,现上方寺的《苏里桥碑》便有记载,且县城东五里靠近清溪一山窝里,至今尚存苏易简母薛太夫人墓。

王志强的考察活动得到市博物馆、游仙区的支持配合,致力十余年写成论文《唐宋盐泉县暨状元苏易简身世考辨》在《巴蜀史志》等杂志发表,省政协领导和四川史学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苏状元天纵英才今人建馆纪念

苏易简出生于“山水奇秀”、“地物爽润”的古盐泉县得到公认,在这片书香世家生活过的热土上,苏易简秉承天地精华和前辈文化传统的滋养,最终一举成名。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苏易简殿试3000字文章一挥而就,宋太宗大加赞赏,钦定为状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年苏易简年方23岁。状元入仕,不断得到提升、重用,为官十七载,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先贤早已作古,但其聪悟好学,勤奋攻读,为官正直清廉、不徇私情,以“忠孝一生”永载史册。在秉承多年社会各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盐泉镇于2021年举全镇之力,以宏大气魄和远见卓识打造了苏易简纪念馆。

苏易简纪念馆建筑面积330平方米,以宋代风格布置,定位明确,古为今用,展示了苏易简生活成长、求学成オ、治国理政、清廉自守、家风家训的真实过程和历史功绩。

一号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易简塑像,背后的整幅浮雕是古盐泉县地理风貌,其故居的大致位置在原玉河镇场口空地处。

二号展厅的核心内容是盐泉苏氏家风家训。自苏易简先祖苏颋算起,盐泉苏氏良好家风传承四百余年。盐泉苏氏门庭中,男性胸怀大志,德行高尚,为官不贪财,治家不蓄财,十余代人先后出了四名宰相,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多不胜举。

作为家风家训的重要部分,苏氏家族女性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默默无闻的传承是一大亮色。苏易简母亲薛氏教子“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宋太宗赞之为“真孟母也”。苏易简妻崔氏倡“教子以俭,耕读为业”,内助丈夫苏易简高中状元,抚养教育苏寿、苏耆、苏叟、苏宿四个儿子成大器良才。

这里还有画家李大年绘制的滚轮连环画《少年苏易简》,讲述了苏易简在古盐泉生活学习的小故事,意趣风生。

三号展厅尤为特别,是苏易简创新和发明的科举考试“锁院制”和“糊名制”。这种命题,考试、阅卷、录取人员的隔离封闭,遮盖考生姓名、籍贯个人信息等防止考试作弊、防范官员廉政风险的重要制度,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两制核心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推动历史进步,值得绵阳人自豪。

这里还存有大量科举时代蒙学、初学读物和乡试、会试、殿试的相关资料、现留存于世的碑文拓印,见证了古盐泉县的历史脉络,再现了苏易简一生重要经历。宋至道二年(996)苏易简终因嗜酒如命,英年早逝,年仅39岁,一代仁臣良吏匆匆走完了短暂的人生。

四号展厅又称四宝堂,可重温苏易简、苏舜元、苏舜钦留于后世的经典作品,更可了解苏易简的旷世名作——《文房四谱》。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性介绍笔墨纸砚的专业丛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苏易简纪念馆建成以来,已接待参观人员逾3000人次,充分发挥了廉政、家风教育基地作用。

盐泉镇打造状元小镇,并非热捧“状元”,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盐泉镇利用苏易简这张历史文化名片,正在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名人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家园,让状元文化闪耀出夺目光彩。